GAMEFI產業的問題

儘管GameFi具有強大的市場潛力,但是如果就盲目地投入當中,即有可能會賠得血本無歸。以GameFi的現況來說,還有一些難關需要被克服,這不只是包含了技術層面,同時還有商業模式的規劃、代幣生態設計的問題。

1.技術層面

許多遊戲公司想開發自家品牌的遊戲,或者有是傳統的遊戲公司想尋求突破,轉型到GameFi。它們普遍都面臨著技術上的困難,例如需要花費時間去瞭解區塊鏈、智能合約、代幣生態、營運模式等等的新知識。

哪怕他們願意花費時間去了解這些資訊,也往往要投入大量的金錢和人力,而對於一個不熟悉的領域,很多遊戲公司目前還是保持觀望的態度。

2.商業模型

利用後來者購買NFT的手續費來支付比較早加入玩家的獲利,這終究是一種類似於龐氏騙局的型態。

首先雖然P2E的模式是一個吸引用戶很好的方式,但是實際參與就會發現,許多玩家都支付了高額的費用購買NFT來入場,而標榜Play to earn 的遊戲,到最後只剩下Pay to earn而已。某些項目,遊戲甚至都是粗製濫造,哪怕花費大量的金錢購買NFT想要參與,最終卻連Play的內容都沒有。

多數的玩家投入P2E遊戲的主要目的只是為了賺錢,但是,對如今GameFi的平均壽命僅僅為兩周的時間而已,對於較晚進場的玩家來說,最終只會獲得一個高價購買而來的圖片而已。

3.代幣生態

許多的開發團隊,都會在遊戲當中加入挖礦的元素,玩家們可以透過玩遊戲來挖礦,獲得更多的代幣。而項目團隊則會透過回購代幣等方式,讓玩家得到的代幣有兌現的方法。

但是回到上一部分(2.3.2)所提到的,項目方為了吸引更多的玩家,開始以快速回本作為噱頭來吸引用戶。目前很多GameFi隨著時間就逐漸發現,團隊需要支付給的玩家金額也越大,而為了延長遊戲的壽命,團隊只好透過修改難度,減少獎勵發送數量等等的方式,造成貨幣價格的下跌。

這種現象會造成用戶的離場,而項目方為了降低損失又必須進行調整,最後陷入一個惡性的循環,對後面加入的玩家而言來說,這些代幣到最後一點價值也沒有,只能賠個血本無歸。

Last updated